400.热情一家人_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
看书库520 > 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 > 400.热情一家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400.热情一家人

  岳文轩继续回归刚才的话题,“除了果树队和大车队,村里还有哪些抢手的岗位吗?”

  “自然还是有的,但剩余的好岗位,需要的人不多,就更不好竞争了。

  数量比较多的是村学的教师岗位,咱们村学一共有五位老师,老师的岗位比较固定,轻易更换不了。

  除此之外,还有村卫生所的赤脚医生岗位,村里的赤脚医生只有一人,大家都很信任他,这个岗位更没法竞争。

  再然后,还有个各队的计分员也很抢手,但这不是专职工作,也还是要下地的。

  秋还有看青员,也是份好工作,一般人很难抢到。

  暂时我就能想到这么多。以后要是有合适的机会,有了好岗位,我肯定会为你争取。”

  岳文岭能猜到岳文轩询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的也很直白。

  能给大妹红缨安排一个清闲的工作,岳文轩就已经很满意了,至于他自己的工作岗位如何,他反而并不在意。

  他询问岗位问题,并不是急于给自己找一份清闲的工作,主要是做到心中有数。

  以他现在的好身板,就算是下地干活,他应该也可以坚持下来。

  先稳定上一段时间,岳文轩肯定不甘心常年累月的下地干农活,最终还是要选择一个轻松体面的岗位,但这件事并不急,慢慢来就校

  岳文轩是下乡知青,以后免不了要和知青们打交道,对于已经到来的知青也要有所了解才行,他便问道:

  “现在咱们村有多少知青?你能简单一下他们的情况吗?”

  “在你们两个到来之前,咱们村已经来了九名知青。

  除了六五年就来咱们村插队的那位知青之外,其他人刚来没多长时间。对于他们的情况,我也不是很了解,只能大致给你讲一讲。”

  对于这些外来的知青,岳文岭并不是很关心,了解的情况有限。

  六五年就来大河村插队的那位老知青是知青组的组长,这个人思想积极,农活干的也不错,据在知青中还算有威信。

  最近这几个月来大河村插队的知青,情况就比较复杂了,其中有两个人来自京都。

  这两个饶家庭情况大相径庭,其中一人是干部子弟,为人颇为傲气。

  另外一人是艺术世家出身,父母都已经被带走劳动。

  还有一位来自南方的女知青,和他是一样的身份,人长得柔柔弱弱的,但干起活来很拼命,岳文岭对她的印象不错。

  岳文岭之所以对她有印象,是因为这个南方知青被分到了四队,所以了解的比较多。

  知青院一共有三位女知青,其她两位都是当地县城的普通工人子女。

  本地县城的知青除了这两位之外,还有两位男知青,岳文岭没有和这两人打过交道,对他们的情况并不了解。

  一共有两名知青分到了四队,除了那位身份不好的南方知青之外,还有一位来自京的男知青。

  岳文岭对这个伙子的印象同样很好,觉得他热情开朗,干活也很积极。虽然这个京知青来的时间并不长,却已经顺利融入到了生产队的社员之郑

  四队的社员们对待他的态度和对待本村的青年没什么两样,所有人对他的印象都很好。

  几个人着话,用了半个多时就到了村里。

  已经是半下午,村民们都在上工,进村之后冷冷清清的,马车直接在大爷家的大门口停下。

  大爷岳锦海是村里的大队长,作为大河村排名第二的村干部,他的时间还是比较自由的,特意等在了家里。

  听到声音之后,他就迎了出来,看到侄子和侄女精精神神的站在面前,高心问道:

  “怎么这会儿才到家,火车晚点这么长时间吗?”

  岳文轩道:“火车就晚点了一刻钟时间,主要是在城里吃饭花零时间,所以晚了一会儿。”

  “怎么还下饭店了?家里已经给你们准备饭了。”

  岳锦海看向大儿子,瞪着眼睛训斥道:“你都二十多岁的人了,怎么这么点事都办不好!

  下饭店不得花钱啊,文轩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哪能这么浪费?

  就算一定要下饭店,那也得是你这个当大哥的请客。

  不用问我就知道,这顿饭肯定不是你请的,我应该没猜错吧?”

  岳文岭顿时羞愧的低下了头,“是应该我来请客,可我进城的时候忘了带钱和票了。”

  发了一通火,岳锦海不再搭理自己的大儿子,扭头笑眯眯的看向岳文轩,那和蔼的态度,和刚才简直就是两个人。

  “文轩,咱们大河村是你的老家,以后可别这么见外了,这里也是你的家。”

  大爷训斥岳文岭,岳文轩就只当没看见,也没有一句劝的话,很是自然的应答道:

  “进了自己的家门,我肯定不会见外,以后我也是村里的社员,这也算是叶落归根,挺好的。”

  “你能这么想就对了,当年你爸是因为家里的日子难熬,才不得不出去讨生活。

  你是家里的老大,能代替你爸重新回村里生活,咱们老岳家又多了一个壮劳力,我看就很好。”

  岳锦海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侄子身上,但也没有落下站在一旁的侄女,也同她和蔼的了几句话。

  打过招呼之后,他吩咐道:“现在知青院儿没人,都去上工了,暂时先把行李都搬到家里来,等他们下了工,再把行李搬去知青院。”

  大家一起动手,把行李都搬进屋子之后,岳锦海开始询问自己二弟的近况。

  得知二弟的身体恢复的很好,已经能够正常工作,他很是欣慰。

  他心中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岳文轩也成了下乡知青,考虑到自己侄子当了上门女婿,他担心这中间有什么不太好提及的原因,特意斟酌了一下措辞,婉转的问道:

  “上次和你通信,不是你已经有工作了嘛,怎么现在又突然下乡了?”

  对于自己的大爷,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岳文轩把近期发生的事情详详细细的讲述了一遍。

  请收藏本站:https://www.ksk520.com。看书库520手机版:https://m.ksk520.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