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汲黯的担忧_大汉:少年雄主
看书库520 > 大汉:少年雄主 > 第25章 汲黯的担忧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5章 汲黯的担忧

  刘彻已经做了半年的天子。

  大汉帝国国力鼎盛,名臣很多,只要把商业搞活了,大汉帝国一定能够更加重建繁荣昌盛。

  不过,满朝文武都把眼睛放在农业,丝毫没有将商业放在眼里。

  在他们看来,商业是旁枝末节,农业才是立国之本……

  可是,刘彻却知道,真正想要使国家富强,绝不可少了商业,大汉帝国立国以来就对商业不够重视。

  在刘彻看来,改革商业容易,清查农田难……

  改革商业一年便可见成效。

  但是改革农业,却需要数十年,而且极容易引起诸侯王和豪强的反对。

  而且,改革商业能够让大汉帝国焕然一新,而改革农业,只能一时繁华……

  ……

  刘彻坐在龙椅之,靠着前世的记忆加系统里面的商城兑换出来的知识,一丝不苟的写着商业改革方针。

  他已经决定彻底开放商业。

  当然食盐、铁器要实行专卖!

  并且要逐步收回诸侯王煮盐和铸钱的权力。

  并且要打开大海,在东南沿海城市设立一座自由港。

  让大汉帝国的所有商贾参与自由港建设,参与出资的商贾,可获得赋税减少四成的奖励。

  加强北方的军防,刘彻有心在雁门关和河套地区开通马市。

  同匈奴与西域诸国进行交易,赚取利润。

  技术和材料都在大汉帝国手中,展开贸易可以更加能够对匈奴釜底抽薪。

  毕竟现在刘彻可不想倾全国之力去北伐。

  就算北伐成功了,帝国的损失也将非常之大!

  绝对是大汉帝国不可承受之痛。

  前世历史,汉武帝花了几十年打败匈奴后,大汉帝国自己人口减半,民不聊生,皇帝自己不得不下罪己诏……

  对现在的刘彻来说,各种优势和时间都在自己这一边,不急。

  ——

  大汉帝国的新皇帝台之后,万象。

  朝廷内的文武百官吓得寒蝉若金,对于政令实施,根本不敢懈怠!

  因为在小皇帝的授权下,尚书台和绣衣卫大开杀戒。

  六品以的官员杀了五十四人,有五百多人被发配边疆。

  在这种高压下,谁还敢顶风作案,贪墨银缗?

  最近这段时间,丞相卫绾四处寻找着官员贪墨的苗头。

  只要被他抓到,怕是要直接扔进刑部询问一番。

  谁都知道,卫绾和韩安国没有再开玩笑。

  如果有贪墨行为被他们抓到,必死无疑。

  一时间,大汉帝国的国家机构快速运转起来,各项政令的实施,如行云流水。

  很多官员早就看透了,尚书台是百分百的支持天子。

  他们为了大汉帝国,不惜得罪同僚,做恶人。

  这段时间,卫绾和韩安国背了不少骂名。

  很多官员背地里都喊韩安国为高韩屠户,喊卫绾为抄家丞相。

  因为韩安国主持抄家贪官,将所有金银、地契、珠宝登记造册,如数归入国库之中。

  这一次反贪,之所以执行得如此顺利。

  主要也是因为有绣衣卫的配合,各个贪官的贪墨行为无处遁形。

  这才是绣衣卫设立之初的用意,只是后来的子孙没有更好的利用好绣衣卫……

  ——

  刘彻睡了一个午觉之后,吃了一些午后甜点,让春陀传唤窦婴入宫。

  此时,赵绾正在汲黯的家中吃酒。

  在座的人还有赵绾,赵绾家中失火,他便一直借住在汲黯的家中。

  汲黯也是三朝元老,赫赫威名只在卫绾之,不在卫绾之下。

  汲黯今年已经六十七岁,行动已经有些不便。

  前几天朝的时候,竟然一时脚软,险些摔倒。

  汲黯比窦婴大六岁,二人同殿为臣的时候,窦婴屡受汲黯恩惠。

  在窦婴看来,汲黯亦师亦友。

  汲黯的身体抱恙,他准备辞官。

  但是,他见朝中局势大变,心中很是担忧。

  汲黯不怕有人造反,因为自然有尚书台去处置,汲黯怕那些大臣和后宫欺皇帝年幼……

  赵绾则笑道:

  “汲兄,你若说别的皇帝容易被权臣掣肘,那下官无也有这个担忧”

  “但是当今天子可非比寻常,卫绾和韩安国在陛下的手心里,都翻不起什么风浪来……”

  请收藏本站:https://www.ksk520.com。看书库520手机版:https://m.ksk520.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